2011-2013畫廊導覽
協助館內教育推廣業務,負責兒童、成人導覽工作,文稿撰寫、教具製作等。
2012.11.25私人兒童補習班參觀「華夏丹青書畫名家精選展」
導覽稿sample
地點:長美前櫃台
歡迎各位小朋友們及爸爸媽媽的蒞臨!現場看到好多人,為了要看清楚,認識大家,請依身高大小自動排成三列,三位老師將帶領各組進行今天的導覽活動喔!
自我介紹一下,我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美術館作品的___老師,很高興認識大家!聽說剛剛各位小朋友在我們大安區最大的公園,寫生畫畫,在創作的過程中,有沒有觀察到甚麼有趣的事情呢?(互動),沒錯,進入自然寫生作畫,古代的畫家早就已經行之有年,直到現代,畫家創作表現更是多元,今天波特老師就要和大家,一起欣賞古今的藝術家,如何描繪自然界中的花花草草、動物植物,表現人與生活的和諧關係。
地點:齊白石十二條屏區
今天我們展覽主題的名稱,「華夏丹青-古今書畫名家精選」,展出的藝術家都是在中國繪畫,也就是我們國畫領域的傑出大師,展名裡的「丹青」和「書畫」都可泛稱這項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。各位要不要猜一猜,丹青與書畫反映了中國畫的哪些特點呢?提示一下,觀察前面的作品,和表現的用具和形式有關喔!(互動)
傳統中國畫,基本用具就是毛筆和墨,以及從植物與礦物提煉的各色顏料,通常畫在棉紙或者宣紙上,是因為繪畫時所使用的顏料有丹砂和青雘ㄏㄨㄛˋ, 所以中國畫又稱丹青。
表現又分為水墨和彩墨兩種,水墨就是單純的黑色墨,以乾、濕、濃、淡等形式加以變化。彩墨呢?各位看這件〈齊白石的十二條屏〉,顏色表現上除了墨以外,還有綠色、紅色、藍色等色彩,就是彩墨的表現。 現在小朋友觀察的這十二張創作,它其實被視為一件作品,這種長條的形式稱為條幅,無論是國畫或書法,都可以設計為一個或四個甚至多個調幅,常見的就是春夏秋冬四條幅。〈齊白石的十二條屏〉就是藝術家在45歲中年以後,遊歷中國許多地方,觀察寫生,所描繪出來的作品,可以看見畫面上有山、石頭、河水,表現中國在地的高山、樓閣等風景,在題材上,屬於山水畫的類別。

各位小朋友,我們以第五條為例,告訴老師,你們觀察到甚麼?(互動)。第五條表現的是,落日晚霞籠罩的山水,畫面分為前中後三景,前景以濕墨勾勒山石輪廓,再用暈染的技術加上淡淡的藍綠色,中景則用深淺不一的線條,簡略的表現河水的波紋,後景呢,則表現利用粗細有致的變化,表現枯枝樹木,這種表現,就是所謂的筆法,由於毛筆的筆頭能夠保存水分,又具有彈性,我們在畫畫時,用力下壓就變粗,上提就變細,使畫面有無窮的變化。
另外,我們可以看見畫面的右邊有書法文字,稱為款識,通常是畫家對畫作的註記心得,左下角又有印章,稱為鈐印ㄑ|ㄢˊ,這種呈現常見於中國畫中,因而中國畫也稱書畫。
地點:黃君璧〈松奇石怪〉
相信大家現在已經對中國畫有了初步的認識,現在請跟隨波特老師的腳步,我們即將進入主要展區。各位小朋友,您有爬山的經驗嗎?當80多歲的黃君璧爺爺,爬上中國的黃山,看見變幻迷離的山水風景,相當震撼,因而創作了這幅名為〈松奇石怪〉的山水畫作,小朋友我們比較看看,波特老師手上這張真實的黃山風景照,與畫家心目中的黃山,有甚麼樣是相同?甚麼樣是不同的呢?
我們可以看見,畫面上同樣都表現了崎嶇高聳的山脈、挺拔健壯的松樹羣,還有白霧茫茫的雲濤,不同的是,畫家觀察真實世界中的地形、氣候,利用各種線條筆觸表現山石紋路及樹木,這一系列的筆觸線條就稱為「皴法」,相傳是古代五代畫家荊浩開創,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。
比如我們現在看見畫面左方,以短促而延伸規律的尖頭線表現松葉,這種線條稱為「松葉點」,通常表現山水畫中的松樹。而左下角則用濃墨、乾墨橫向在紙上刷出質感,看起來堅硬結實,很像用斧頭劈出來的樣子,稱為「斧劈皴」,就是用來呈現山脈的陡峭高聳。
當我們欣賞整幅畫作,運用墨色的濃淡深淺,層層山脈相疊延續,表現前後景深,再運用朦朧的雲霧s型的推展,這種構圖就是傳統三遠法中的「深遠」,是國畫的視點特色之一。黃君璧爺爺生於20世紀,早年接受素描、水彩的西洋教育,後來因為認識很多收藏名家,看了不少古畫,改而全力朝向國畫領域發展,晚年定居台灣,成為許多中畫藝術家的老師,他的學生當中尤其以蔣前總統的夫人-宋美齡最為有名。
教具編輯與製作
地點:張大千〈荷花〉、〈紅荷〉
現在我們看張大千的兩幅創作,小朋友們知道藝術家表現的主題是甚麼嗎?(互動),沒錯,是荷花,這種表現花卉的題材,稱為「花鳥畫」,在傳統國畫中,描繪自然界中的花卉植物、小鳥動物、昆蟲等等,都是花鳥畫的一種,主要透過花、透過鳥,傳達對自然的人文關懷。
因為荷花平日生長在淤泥裡,卻能開出潔白或者粉紅的花瓣,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名,所以往往受國畫家的喜愛,張大千爺爺自己也種荷花,他觀察荷花的特徵,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,比如畫作〈紅荷〉用綠色濃墨,暈染成背景,左下角潑灑有點點的紅色,增添一種富麗的感覺,這種用大塊潑灑、塗抹的呈現方式,就是潑墨的技法,而這也是張大千的絕活之一,在他的作品中,我們常常可見這種用墨方式,尤其表現中國的大山大水,特別的雄壯富麗。
導覽實景
地點:林風眠〈京戲〉
小朋友我們剛剛已經粗步認識了國畫中的山水、花鳥,接下來我們來看比較特別的作品,這是藝術家林風眠創作的人物畫,大家觀察一下,在構圖與表現上,有甚麼特殊的地方?(互動),林風眠創作的京戲,人物描繪的是,中國戲曲中的演員,畫家用許多三角形、多邊形、圓形等幾何圖形去填滿整個畫面,並且用鮮豔的黃、藍等顏色去表現人物的服飾色彩,而且比較抽象、隨意的表現形式,是林風眠留學法國後,受到馬諦斯、畢卡索等人的立體主義、抽象主義等西方概念影響,將它加入在國畫的創作中,但是它也保留了一點傳統的元素,譬如左下角仍有紅色的鈐印ㄑ|ㄢˊ的保留。
地點:王叔暉ㄏㄨㄟ〈仕女圖〉
接下來則要欣賞傳統的工筆人物畫,甚麼是工筆呢?它又稱為細筆,是藝術家運用巧妙而細緻的線條,去表現自然界中的景物,譬如我們現在看到藝術家王叔暉的仕女圖,描繪古代於堂內欣賞鸚鵡的深閨婦女,無論是服飾、頭髮或者是所處建築物上的花紋都交代得相當清楚,具有一定的辨識度。王叔暉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工筆人物畫家,身為女性的藝術創作者,對於古典仕女的表現更加優美,散發溫柔的氣氛。

2013.05.14兒童團體導覽
地點:徐操〈人物〉
同樣都是人物畫,藝術家徐操的創作卻有很大的不同,小朋友能比較看看哪裡不一樣呢?(互動)我們看見畫家僅用線條和簡單的墨色,表現人物的表情與個性,即使簡潔,卻仍傳神的描繪出人物性格與身分,例如飄逸的衣襬、戴有冠冕,十足的文人樣貌,這種看似簡單而不簡單的畫法,稱為寫意人物畫。
地點:黃賓虹〈山水〉
我們現在來複習一下,剛剛波特老師介紹的部分,我們看這幅作品,小朋友有辦法回答出這是甚麼要題材的作品嗎?畫面上方的文字部分,稱作甚麼呢?印章部分又稱為?本幅為黃賓虹的山水,藝術家遊歷山林,看見山勢的高大雄偉,深深的受到震撼,回到畫室,憑著記憶運用各種線條的表現,描繪出這樣一幅大作,為了要表現高山,這裡運用了三遠法的高遠,營造高聳的氣勢。
剛剛提到深遠用來表現空間的景深,高遠就呈現,從山下仰望高處的視覺感受,您們看大山佔據畫面幾乎三分之二的佈局,加上山腳下小小的人物,不免體會了這種苦心經營的空間表現。
陸儼少〈山水〉
接下來,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,再來認識三遠法的最後一種,平遠法的構圖形式。不曉得各位有沒有用過相機裡的廣角鏡頭呢?有沒有人可以為我們示範一下,模擬當我們使用相機廣角鏡頭的標準動作?(互動)沒錯,剛剛的動作我們要保持鏡頭在同一條水平線,左右移動的方式,景色就可一覽無遺,這種表現就是平遠的空間呈現,如同我們現在這幅陸儼少的〈山水〉一般,以橫幅形式,左右開展描繪,使我們感受一種空間遼闊寬廣的感覺。
將山石景物向左右水平伸展,形成空間開闊的效果,遠眺一望無際。三遠法除了透視功用外,還有一個作用是營造意境。
2012.11成人團體導覽
黃冑ㄓㄡˋ〈雙驢圖〉
又到了複習的時間了,我們剛剛說中國畫在顏色的表現上粗略分成哪兩種呢?請大家小聲的回答___老師,沒錯!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幅〈雙驢圖〉,就是藝術家運用高超的水墨技巧,結合墨的乾濕濃淡,所表現的寫意畫作,這種簡潔卻生動的表現手法,常常可見於動物的描繪上,接下來波特老師要帶領大家認識一系列的國畫動物。
汪亞塵〈金魚〉
我們偉大的詩人蘇東波曾經說過,畫花朵呢,就要畫出它的芬芳,畫小鳥呢,要呈現出它彷彿嘰嘰喳喳的生動感,但是畫魚呢?就要表現水的流態,這是甚麼意思呢,小朋友當我們畫水中世界的時候,要怎樣表現,是不是畫波浪狀的浪潮代表水,抖來抖去四處飄動的水草,在國畫的創作中,魚景的表現關鍵就在於宣紙的空白,因為它往往可以當成流動或者是安靜的水面。例如我們看這幅金魚作品,雖然沒有畫出水面波紋,但是從紙上的一片綠意盎然,我們很容易將它當成漂浮的浮萍水草,加上尾巴搖動的金魚,展現生靈活現,栩栩如生的姿態。
陳其寬〈猴子〉
我要和大家分享___老師的最愛之一,大家看這幅陳其寬的,雖然不大,卻用各種扭曲的線條色塊,表現成群的公猴、母猴,其中猴子媽媽的懷中還有可愛的小孩子,畫面溫馨而自然,藝術家僅用墨的深淺變化,就呈現了猴群生動的模樣,可以說是中國水墨的最高境界。
留言列表